玉见之美--李玉刚哈佛演讲

4月17日,应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HCSSA)、波士顿国际传媒咨询、波士顿中国音乐家协会、新英格兰地区广西同乡会和商会的邀请,在北美合唱协会、美国GT国际传媒、波士顿华星艺术团、猎聘北美的大力支持下,着名音乐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先生来到哈佛大学,在名家讲堂上分享他的成长经历和艺术人生。

李玉刚本次演讲在哈佛大学的Northwest 报告厅举行,讲座开场时,李玉刚便用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清唱震惊了在座学生,他们很关心李玉刚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如何形成的,李玉刚结合自身经历与对传统艺术创意的理解与践行方式解答了这个疑问。
在谈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这个话题时,他指出在西方文化成功在世界开花的同时,传统文化反而慢慢的被我们自己所澹忘,我们容易给传统文化贴上老旧、古板的刻板印象标签,年轻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乏文化自信。
但在李玉刚看来,传统文化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李玉刚讲述了自己创作首部文字作品《玉见之美》走访祖国各地采风时,更让他感受到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他认为观众只是缺少一个快速认识和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的途径,这是他最开始探索、尝试传统文化当代表达之道的原因。传统文化也可以时尚、鲜活起来,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让传统文化关照当下,就是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大家能去品位古典文化之美,而当下也有反观传统文化的方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标志性人物,出道多年至今,李玉刚不断拓宽个人艺术疆域,努力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大国对文化内涵“精神气质”的高品质追求。而此番,李玉刚应美国顶级名校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HCSSA)、波士顿国际传媒咨询等多家机构的邀请,做客哈佛大学,李玉刚始终秉承的”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以撷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碰撞中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针对此次美国之行的意义,李玉刚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于艺术,我一直在路上,希望我的脚印能遍布世界各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月18日,李玉刚十年经典演唱会即将在纽约大学隆重登场。
